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口服美白功效

【评价原理】

黑色素生成途径与人保守,黑色素生成过程相关基因(如tyr、mitf、sox10和dct)与人同源。斑马鱼胚胎发育至24 h时黑色素开始从视网膜上皮生长。色素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黄素细胞和虹彩细胞)起源于背部外胚层分化的一群细胞—神经嵴细胞,然后增殖、迁徙、分化成色素母细胞。其中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类似于脊椎动物的黑色素细胞。黑色素是皮肤颜色的主要决定因素,它能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的不利刺激,如紫外线辐射。在紫外线辐射的反应中,皮肤和脑垂体产生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它是介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开始。随后,α-MSH与黑素皮质蛋白1受体(MC1R)结合,通过腺苷酸环化酶刺激下游信号通路。特别是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进而产生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轴,该轴主要被认为通过反激活MITF来促进黑色素生成,从而使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在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干预,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tyr是酪氨酸酶基因,主要参与黑色素的合成;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主要通过影响酪氨酸转化成多巴,以及多巴氧化为多巴醌来影响黑色素的生成。α-MSH处理斑马鱼,诱导黑色素生成增多。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透明,在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斑马鱼表皮的黑色素,可用于评价供试品美白功效。

我们评价斑马鱼口服美白功效有4个指标:1.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2.整体黑色素蛋白含量;3. 整体酪氨酸酶活性;4.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酪氨酸酶基因tyr。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供试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显微注射α-MSH,模型对照组与供试品组都显微注射α-MSH。供试品组同时摄入供试品。

口服一段时间供试品后,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

【结果展示】

图片 1.png

图1 斑马鱼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典型图

可以看到,模型对照组斑马鱼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增加,供试品组相对模型组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显著减少。

【评价结论】

1.供试品组斑马鱼头部黑色素信号强度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较模型对照组的头部黑色素信号减小,证实供试品具有口服美白功效。


严正声明:以上内容所涉及的核心知识产权归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意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授权的前提下抄袭、剽窃、恶意传播均属侵害我司正当权益的行为,我司不排除诉诸一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广州•北京•上海•波土顿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0571-8378213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88号5幢2楼
© 2023 环特生物 | 浙ICP备10205104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客服微信
在线留言

业务咨询

0571-83782130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微信咨询